<ins id="11111"></ins>

    <ol id="11111"></ol>
      <ins id="11111"></ins>

      <ins id="11111"><sub id="11111"></sub></ins>

          <ins id="11111"></ins>

            <ins id="11111"></ins>
            <ol id="11111"><sub id="11111"></sub></ol>
            <ins id="11111"></ins><ol id="11111"><th id="11111"><del id="11111"></del></th></ol>

            资讯中心

            News Center

           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: 首页> 资讯中心 >行业资讯

            软包卷绕电池的电化学设计和结构设计

            一、锂离子电池设计原则


            1、安全

            在产品设计中,必须尽可能的消除任何危害终端客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。


            2、客户需求

            满足客户为第一准则,项目负责人必须经常与客户流通,了解其对产品的使用体验。


            3、成本

            在不影响客户使用效果的前提下,降低成本是对公司和客户负责的体现。


            4、法规

            产品必须遵守本国和产品消费国之相关法律法规。


            二、电化学设计部分


            1、正极配方


            2、负极配方


            3、面密度/克容量/压实密度设计


            4、负极余量设计

            负极容量余量:因为负极从开始形成SEI膜到循环的修复SEI等反应,需要不断消耗锂离子,所以负极需要设定一定的损耗余量。


            5、电池容量设计

            电池设计容量余量:因为操作、设备等原因,同一批次的电池容量会呈正态分布,为保证整个容量分布基本处于标称容量以上,需要设定设计余量。


            6、电解液类型选择

            根据客户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习惯,电池有各种不同的分类,这些电池分类中使用的电解液主要特性也各不相同:


            (1)高温型:85度12h储存测试满足行业要求,用于有高温要求的GPS产品;

            (2)普通型:70度12h储存测试满足行业要求,放电平台比较高,用于MID产品;

            (3)低成本型:满足0.5C循环300周容量保持80%的要求,用于移动电源等低成本产品;


            (4)高电压电解液:满足4.35V-4.40V使用,放电平台比要求较高,高电压电池产品;

            (5)低温型:-40度0.2C放电容量比大于50%,用于低温环境使用产品;

            (6)高倍率型:满足20C以上倍率放电要求,用于无人机、启动电源等产品。


            7、电解液配方


            (1)锂盐: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中主要采用LiPF6作为锂盐,其浓度一般为0.8~1.2mol/L;


            (2)溶剂:一般为二元或三元组分,成分为EC/DEC/PC/EMC/DMC等,含量为90%~95%;


            (3)添加剂:分为成膜添加剂、防过充添加剂、低温添加剂、增强导电性添加剂,含量为5%~10%;


            (4)参数要求:

            密度:1.1~1.2g/cm3

            电导率:6.0~9.0mS/cm(普通型),10.0~14.0mS/cm(倍率型)

            水份含量:≤20ppm

            HF含量:≤20ppm


            8、隔膜

            隔膜材质:单层或者多层的PE、PP

            厚度规格:12um~30um


            9、外包装——铝塑膜

            铝塑膜主要厚度:88um/ 113um/ 122um/ 153um几种厚度规格。

            铝塑膜主要结构为三层Nylon/Al/CPP,以及2层粘接剂;其中Nylon:20um左右,Al层40um左右,剩下的厚度为CPP厚度。


            三、结构设计部分


            1、型号确定

            电池型号主要受限于使用设备内放置电池部位的空间,还需要考虑电池使用过程中的膨胀问题。


            本部分以P455268/2500Ah为例说明电池的结构设计:


            型号:P455268

            标称容量:2500mAh

            尺寸:厚max4.5 mm,宽max52.0 mm,长max68.0 mm


            2、铝塑膜包装壳

            冲坑长(外坑)= 电池长度 - 顶封边宽度 - 偏差系数C

            偏差系数C:长度方向由于各种误差所产生的系数,需要减掉才能保证电池不超长;


            单坑电池:C=1.0mm;

            双坑电池:C=1.5mm;


            冲坑宽(内坑) = 电池宽度 - 折边宽度C

            折边宽度C:电池折边需要占用的宽度空间

            电池厚度T≤2.8mm时,C = 2.5mm

            2.8mm<电池厚度T≤3.5mm时,C=2.0mm

            电池厚度T>3.5mm时,C=1.5mm

            此类电池为单折边,若制程能力足够,Cmin=1.0mm


            冲壳深(单坑)= 卷芯厚度 - 0.2mm

            冲壳深(双坑)= 卷芯厚度mm (两坑相加之和)

            在壳子深度大于5.0mm时建议使用双坑,两坑(正坑和反坑)的深度差1.0mm左右


            铝塑膜厚度的选择:

            88um铝塑膜:

            冲壳深度≤3.0mm,适用于厚度≤3.5mm 的电池


            113um铝塑膜:

            冲壳深度≤4.0mm,适用于厚度≤5.0mm 单坑电池或厚度≤8.0mm的双坑电池

            152um铝塑膜:冲壳深度≤6.5mm,适用于厚度>8.0mm 的双坑电池


            3、隔膜宽度

            隔膜宽度 = 铝塑膜冲壳长(外坑)-(0.0~0.5mm)


            4、极片尺寸设计

            负极片宽度 = 隔膜 - D1

            正极片宽度 = 负极片宽度 - D2


            D1:负极片宽度与隔膜宽度之间的偏差余量,防止负极片错位超出隔膜范围

            一般取2.0~3.0mm


            D1=2.0mm, 极片长度≤500mm & 极片宽度≤50.0mm

            D1=2.5mm,  500mm<极片长度≤1500mm

            D1=3.0mm,  极片长度>1500mm


            D2:负极片与正极片之间的错位偏差,一般取0.0~2.0mm

            D2=0.0mm,  电池容量≤200mAh

            D2=1.0mm,极片长度≤500mm & 极片宽度≤50.0mm

            D2=1.5mm,  500mm<极片长度≤1000mm

            D2=2.0mm, 极片长度>1000mm


            正极片长度 = 卷针理论宽度×正极片层数+P1+P2 

            负极片长度 = 正极片敷料长度×0.5+负极长度余量


            卷针理论宽度 = 卷针实际宽度+卷针厚度+参数调整值(0.2~0.5mm) 


            P1:正极片在偶数折的圆弧长度之和

            P2:正极片在奇数折的圆弧长度之和--具体计算参考工艺要求

            负极长度余量:一般取3.0~5.0mm


            5、正/负极片面密度计算

            ρ负 = ρ正×2S正× R正× C正×E / (2S正× R负× C负)= ρ正× R正× C正×E / (R负× C负)

            ρ正:正极片单面面密度

            ρ负:负极片单面面密度

            正极片单面面积 R正 R负 C正   C负T0-2×t) / E /T层  = (T0:电池设计平均厚度


            t:铝塑膜厚度

            T层:单层厚度

            M:正极片厚度

            N:负极片厚度

            L:隔膜厚度

            E:电池膨胀系数

            6、隔膜长度

            隔膜长度=负极片长度×2+卷针宽度×2+40mm余量


            7、电池厚度估算

            电池厚度=TA × EA × LA + TC × EC × LC + TM × LM + TAl × 2


            TA:正极片辊压厚度

            EA:正极片膨胀率

            LA:正极片层数

            TC:负极片辊压厚度

            EC:负极片膨胀率

            LC:负极片层数

            TM:隔膜厚度

            LM:隔膜层数

            TAl:铝塑膜厚度


            四.结语


            本设计规范仅供参考,其中的一些系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。



            声明: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,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(VX:pxebattery)

          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